2017年10月27日星期五

分贝人生-来一趟机会教育

看完电影后,跟友人说我头上冒出三条线,这个开发式的结尾,说真的,我不懂欣赏!(可能C9没有那种文化水平)

在网上看到一种说法是,这部电影就好像写作文,题目是«贫穷», 导演就不断呈现贫穷的论点,然后分数够了,就匆匆地结束。

1-导演想刻划贫穷的日子,贫富悬殊,地位差异,资源缺乏,一桩桩地事情发生,看似写实和真实的,如果要道出贫穷的悲歌,那怎么在桩桩件件事情需要为自己行为负责和付出代价时,却以一场雨就收尾了呢?避开了更现实更残忍更真实的悲歌?!

2-站在社会学角度,贫穷的社会环境固然会影响一个人的养成,可是主角会有那么的经历,并不完全是贫穷带来的,更多的是自我价值观的偏差影响的,如协助偷车等,这些行为带来的后果,如果说是贫穷带来的无奈,我觉得有点刻意,所以导演在一场雨就结束了,让我心中有股闷气,到底导演想带出的信息是什么?还是纯粹的炫贫?

3-换句话说,我可以理解贫穷带来的无奈,因为我真的穷过,对钱对人生的不安全感,解决问题能力低,求助范围狭窄,可是站在教育的角度,真的觉得一个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偏差,不能完全归纳进是因为贫穷的人生。

4-故事里还有一个社工,真的我在看戏时不知道她就是社工,不断地建议个案找议员协助,或许是嘲讽马来西亚的风气,虽然马来西亚没有完整地社工机制,不过这样的述说方式,同时也抹杀了本地各个慈善团体和政府机构的努力,很多政府机构人员是都准备协助的,可能面对的是语言不一样,这是很多慈善机构的义工可以补足的地方。机会教育时刻,如果真的面对生活状况,找个慈善团体来寻求帮助,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可能性和人生的选择。

5-精神状态的妈妈,故事里没有明确地说明妈妈到底患上什么精神状况,故事情景里有描述了妈妈没有吃药和吃药的差别,对男人衣服的特殊眷恋,拿起剪刀然后被主角绑起来,再来喂妈妈吃药,由妹妹哄到逼着吃...我深知当精神状况的照顾者是一条艰辛的路,所以马来西亚有很多的慈善机构都在努力推广着精神健康工作,有<家连家精神健康>课程,让照顾者能了解精神病患的心理状态和喂药的技巧,甚至形成支持团体互相陪伴。如果照顾者需要工作,也有一些home,是可以让精神病患者暂时居住的。(希望大家不要只停留在同情的心情里,更重要的是想想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呢?)

6-没有出生证明书的妹妹,故事里有交代说可能是被领养的,单方面认为只要做一个假的出生证明书就可以把妹妹的遗体带出来,因为贫穷拿不出钱所以被迫不断地找钱,延续分贝人生的情怀,所用的方法都是错误的,会衍生更多的问题。停一停,真的是这样吗?如果遇到一个没有出生证明书的孩子,我们应该怎么办?或许跟有关当局好好地述说自己难处,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可能性。相信我,大多数在福利局的员工和妇女儿童的警察,真的是准备协助的。

当然,如果你是在富裕或小康家庭成长,从来没有体会贫穷的日子,这部戏可能为你打开了对贫穷人的生活好奇,可是记得也有贫穷孩子的生命力很坚毅的,能为自己的生命负责的,甚至因为更多的吃苦能力,成就他的一生。


0 停留的脚步:

发表评论

生命与生命影响,营造共同交流的空间

LinkWithin

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